5月17日,苏州技师学院全科社工实训中心内,老师符雨婷正在给17级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学生上实训课。苏州市姑苏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刚刚为这个专业74名学生开设了实习账号,这堂课他们就要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模拟操作,熟悉各个模块业务。
实战味浓浓的课堂,背后是姑苏区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创新。为了从源头上培养一支专业的社工队伍,姑苏区政府与苏州技师学院自2014年起开始探索联合办学,通过开设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订单式培养全科社工。今年,双方又先后启动、启用社区公共事务学徒制教学、全科社工实训中心,为这项创新探索升级“加码”。
政府下单,源头定向培养
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于2012年,83.42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包含着14.2平方公里的苏州古城,是苏州政治、教育、文化、旅游中心,也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人文积淀最为深厚的中心城区。与此同时,全区100余万常住人口中,存在老年人多、低收入人群多和流动人口多的特点。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居民结构,带来了繁重的社区治理和服务任务,客观上对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姑苏区168个社区活跃着1600余名社工,为了提升这支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姑苏区在全域范围内实施了不同层次的社工培训项目,近年来累计培训社工5000多人次。
花费大量时间、物力对已有社工队伍在岗“充电”的同时,姑苏区开始思考,能否从源头上切入,定向培养一批专业社工。于是,2014年招生季,姑苏区联合苏州技师学院,全新开办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明确学生经过5年系统学习后,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直接成为姑苏区社工。
已于去年入职姑苏区虎丘街道虎池苑社区的社工黄佳僖就是当年入校的首批学生。“在校期间,我们就对姑苏区社区有了直观的接触和了解。”黄佳僖在校的第四学年,就被定点派到虎池苑社区实习,一年后直接由实习生转变为正式社工。目前,她的14位同班同学都已顺利毕业,充实到了姑苏区社工队伍中。
高校接单,毕业生无缝上岗
5月初,在姑苏区全科社工实训中心启用仪式上,苏州市技师学院以教学咨询官的名义聘请了姑苏区民政局副局长夏寒寒、沧浪街道潼泾一社区书记罗瑾华等一批政府部门负责人、一线社区骨干等担任“师父”。今后,教学咨询官们将走进课堂,用鲜活的案例,向院校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做专题业务培训。借脑这批实践专家,学校已增设政策解读、姑苏区情、办文办会、公文写作、信息报送、摄影摄像等基本能力课程以及党务、社保、民政、残联等政策实务操作培训。
今年,除了教学咨询官制度,新型学徒制结对模式也是一种全新探索,成为姑苏区政校联合办学模式的升级。学校会安排学生到工作基础好、社区负责人能力强的姑苏区社区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将社区书记、主任与学生结成学徒,帮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们与社区书记、主任结对互学。
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进入角色。“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其核心在于课堂教学与以师带徒的有机结合。”姑苏区民政局局长明岚介绍,姑苏区将以今年联合培养模式升级为契机,继续探索适合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打造从“孵化”到“输出”的一体式社工人才培养服务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古城保护与发展,为满足新时代群众期待提供专业力量。
做好居民幸福生活“守门人”
“院校与政府联合教学,资深社工以师带徒、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专职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开创了全国首家政校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培养社工新模式。”苏州技师学院副院长余新利认为,作为政府与居民百姓之间的连心桥,以全新模式培养起来的年轻专业社工队伍,将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巨大贡献。
锻造优质社工人才队伍,离不开完善的激励机制。为此,姑苏区先后出台《姑苏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暂行)》《关于加强姑苏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扶持细则,逐步探索建立适合社工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形成关心支持、理解尊重社会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高素质的社工队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姑苏区依托越来越专业的人才梯队,先后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区。
微信搜索"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也可获得社工证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