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教育基础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界定(略)
人的发展,是指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差异性。教育必须遵循人发展的这些特征。
(一)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二)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阶段性,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进行教育。
人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都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
(三)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不平衡性指身心发展速率的不均衡。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指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劳伦茨)(狼孩,猪孩)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四)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互补性,进行长善救失。
人的发展互补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身体机能的互补,当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机能的超常发展而得到补偿;
其次是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的互补,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身体方面的残缺与不足,使身心得到发展。
(五)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性。这种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在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其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
其次,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也不尽相同。
最后,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也不同。
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