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知发展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1)同化:指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图式只发生量变,并没有产生质变。。
(2)顺应:是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改变或调整自己原有的图式。
22、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场独立型:习惯性地或偏爱地侧重从外部环境中搜索信息,由于这种搜索过程往往是不自觉的,所以就表现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行为方式。
(2)场依存型:习惯性地侧重根据认知目标本身的结构来搜索必要的信息,因此就表现为“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行为方式。
2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的联结中,个体习得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24、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5、先行组织者策略: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26、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1)认知策略: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①复述策略: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②精加工策略: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③组织策略: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27、知识的学习: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2)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3)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词汇学习)
(4)概念学习: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5)命题学习: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符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元,是陈述性知识掌握的高级形式。
28、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道德认识:核心成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如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和差耻感。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
(4)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29、德育: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0、心理效应
(1)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2)首因效应: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3)近因效应:因某件事影响对某人的印象。
(4)自我中心效应/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5)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相关推荐:
2021教师资格报名时间及入口 ※ 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 教师资格考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