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幼儿园)试题
课程代码:1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3.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4.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婴儿都能找到藏起来的物体的年龄是在( )。
A. 4~6月 B. 6~12月
C. 12~13月 D. 15~18月
5.儿童开始掌握时间概念约在( )。
A. 1岁以后 B. 2岁以后
C. 3岁以后 D. 5岁以后
6.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B.能伸手抓到东西
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8.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 )。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
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
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
D.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9.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言记忆
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12.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13.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14.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是( )。
A.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B.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
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
D.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的一张一合小嘴,最后突然顿悟,将手指插进盒子把它打开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
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
C.4岁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早、中、晚的时序
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
16.城乡幼儿发音正确率差异较显著的时期是( )。
A. 2岁 B. 3岁
C. 3~4岁 D. 4~5岁
17.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18.儿童对“红、白、灰、蓝”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是( )。
A.红、蓝、白、灰 B.白、红、蓝、灰
C.蓝、红、白、灰 D.红、白、蓝、灰
19.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
A.怕 B.怒
C.悲 D.爱
20.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21.婴儿看到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主要体现了儿童动作发展的( )。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首尾规律
C.近远规律 D.大小规律
22.个性倾向性的基本特征是( )。
A.独特性和自主性 B.稳定性和独特性
C.积极性和选择性 D.独特性和社会性
23.一般不会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