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1[多选题] 企业为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参考答案:A,B,C
2[单选题] 甲公司2015年发生厂房工程支出100万元,设备及安装支出300万元,支付总工程项目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监理费等共计50万元,进行负荷试车领用本公司材料等成本20万元,取得试车收入10万元。2015年8月30日,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预计厂房使用寿命为20年,设备使用寿命为10年,假定其预计净残值均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5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是( )万元。
A.11.5
B.10
C.12.67
D.12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发生的待摊支出按照厂房工程支出及设备安装支出比例进行分摊,设备入账价值=300+300×(50+20-10)/(100+300)=300+45=345(万元),2015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345/10×4/12=11.5(万元)。
3[多选题] 关于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C.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一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选项C,若发生减值,应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D,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是( )。
A.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B.现金流量套期的有效部分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额.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额计人其他综合收益,该其他综合收益将来不能转入损益。
5[单选题] 下列账户余额期末应转入限定性净资产的是( )。
A.提供服务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B.非限定性净资产
C.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D.会费收入—限定性收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期末,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将当期限定性收入的贷方余额转为限定性净资产,即将各收入科目中所属的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限定性净资产”科目的贷方。
6[单选题] 甲公司以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假定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成本为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成本为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成本为2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为225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52.65万元。乙公司的下列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A.“库存商品——A产品”的入账价值为150万元
B.“库存商品——B产品”的入账价值为30万元
C.确认其他业务收入225万元
D.确认其他业务成本200万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乙公司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成本=200-4=196(万元) (1)乙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总额=225+225×17%-52.65-150×17%-30×17%=180(万元)
(2)“库存商品——A产品”的入账价值=180×[150/(150+30)]=150(万元)
(3)“库存商品——B产品”的入账价值=180×[30/(150+30)]=30(万元)
7[判断题] 对于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予以抵销列示。(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合并财务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有意图以净额结算。
8[单选题] 下列各项外币资产发生的汇兑差额,不应计入财务费用的是( )。
A.应付账款
B.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持有至到期投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外币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不是计入财务费用。
9[简答题]
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权,能对其施加控制,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资料一:2014年6月30日,B公司以含税价10530万元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给A公司,其销售成本为7500万元。A公司购买该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核算,并支付安装费用70万元,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后按9070万元的原价入账并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资料二:假设A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按5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A公司会计处理相同。
要求:
(1)编制2014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内部交易抵销分录。
(2)编制2015年与同定资产有关的内部交易抵销分录。
(3)编制2016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内部交易抵销分录。
(4)假定B公司在2019年6月30日该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时对其报废清理,编制抵销分录。
(5)假定2018年年末B公司将该设备出售,取得营业外收入,编制有关抵销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参考解析:(1)①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收入 9000
贷:营业成本 7500
固定资产——原价 1500
借:少数股东权益 (1500×30%×75%)337.5
贷:少数股东损益 337.5
②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50
贷:管理费用 (1500+5×6/12)150
借:少数股东损益 (150×30%×75%)33.75
贷:少数股东权益 33.75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7.5
贷:所得税费用 [(1500-150)×25%]337.5
(2)①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1500
借:少数股东权益 3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37.5
②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3.75
贷:少数股东权益 33.75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0
贷:管理费用 (1500+5)300
借:少数股东损益 (300×30%×75%)67.5
贷:少数股东权益 67.5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37.5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 产 [337.5-(1500-300×1.5)×25%]75
(3)①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1500
借:少数股东权益 3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37.5
②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0×1.5)4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45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450×30%×75%)101.25
贷:少数股东权益 (33.75+67.5)101.25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0
贷:管理费用 300
借:少数股东损益 (300×30%×75%)67.5
贷:少数股东权益 67.5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7.5-75)26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62.5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62.5-(1500-300×2.5)×25%]75
(4)①固定资产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
贷:管理费用 150
借:少数股东权益 3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3.75
借:少数股东损益 (150×30%×75%)33.75
贷:少数股东权益 33.75
②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7.5-75×4)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7.5
借:所得税费用 3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5)①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0
贷:营业外收入 1500
借:少数股东权益 3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37.5
借:少数股东损益 337.5
贷:少数股东权益 337.5
②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300×3.5)10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5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050×30%×75%)236.25
贷:少数股东权益 236.25
借:少数股东权益 236.25
贷:少数股东损益 236.25
借:营业外收入 300
贷:管理费用 300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7.5-75×3)11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12.5
借:所得税费用 1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5
【解析】(1)2014年抵销分录:
第一笔分录中营业收入9000万元=10530/(1+17%);
第二笔分录少数股东权益337.5万元是根据此分录上方分录中损益项目借方一贷方后的差额为基础计算得出;如果损益项目为借方金额,则少数股东权益在借方,如果损益项目为贷方金额,则少数股东权益在贷方;
最后一笔分录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根据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项目贷方减借方的差额为基础计算得出;
(2)借:少数股东损益 67.5
贷:少数股东权益 67.5
同理。看此分录上方分录中损益项目贷方管理费用300万元,以此为基础计算即可;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此分录为抵销2015年发生额,不是余额,(1500-300×1.5)×25%是2015年底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而期初已经有余额337.5万元,所以发生额为转回二者的差额。
10[判断题] 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并将余额转入事业基金。( )
A.√
B.×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