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一节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销售中心首先必须能够补偿成本耗费,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再生产的进行。换言之,在一定的产品数量和销售价格条件下,产品成本水平的高低,不但影响简单再生产,威胁企业的生存,还可能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努力提高收入的同时,降低成本同样有助于实现目标利润。成本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降低成本一般通过两个阶段来实现。首先,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水平、质量标准等前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随后,当本降低到这些条件许可的极限时,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如采用新技术设备、新工艺流程、新产品设计、新材料等,使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得到改善,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供新的空间,使原来难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二)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匹配后的结果。成本降低与收入增加一样,都是企业效益提高的重要源泉。当成本变动与其他因素的变动相关联时,如何在成本降低与生产经营需要之间作出权衡取舍,是企业成本管理者无法回避的困难抉择。单纯以成本的降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成本管理要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满足企业为维系质量、调整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的需要,从而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挤效益。
(三)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抵抗内外部压力,往往会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常见的有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如果实施低成本战略,则通过成本管理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能明显且直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主动性和话语权,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实施差异化战略,则通过成本管理规范成本形成过程,适时进行流程优化或流程再造,在资源既定的前提下,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不同发展战略下的成本管理需求与企业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成本管理的目标
从成本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层面来看,成本管理的目标可以区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
(一)总体目标
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主要依据竞争战略而定:成本领先战略中,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差异化战略中,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则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二)具体目标
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进一步细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标。
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信息主要是资产价值和盈亏情况。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之一是确定存货等资产价值和企业盈亏状况,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成本,满足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内部信息使用者使用成本信息,初了了解资产价值及盈亏情况外,重点用于经营管理。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又包括: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水平。在成本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目标经历了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浪费来降低成本,通过提高成本效益比来降低成本和通过保持竞争优势来降低成本等几个阶段。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成本控制目标因竞争战略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中,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保证一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表现为对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控制。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中,成本控制的目标则是在保证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实现持续性的成本节省,表现为对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发生成本的控制,如对研发成本、供应商成本和消费成本的重视和控制。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成本管理具体包括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五项内容。
(一)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是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它从总体上规划成本管理工作,并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规划根据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制定,主要包括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规划控制成本的战略途径、提出成本计算的精度和确定业绩评价的目的和标准。成本规划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成本规划时,不仅要洞悉质量和成本的关系,深入探讨各种质量特性发生变化时,成本应该如何进行相应变化,还要立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对其经济性作出恰当评价,并在充分分析过去老产品的基础上,制定出更适合新形势、新产品的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成本核算分为财务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的核算。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算两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是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成本核算的精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成本领先战略对成本核算精度的要求比差异化战略要高。
(三)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指企业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的一系列活动。成本控制的关键是选取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它决定着成本控制的效果。
成本控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全面控制原则,即成本控制要全部、全员、全程控制。全部控制是指要对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加以控制;全员控制是指要发动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意识,参与成本控制;全程控制是指要对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的全流程进行控制。二是经济效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益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三是例外管理原则。即成本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同寻常的情况上。
(四)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成本核算,结合有关计划、预算和技术资料,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其目的在于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动并激励约束员工和团体的成本行为,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东奥中级职称编辑“娜写年华”发布。成本考核的关键是评价措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结果与约束激励机制的衔接。考核指标可以是财务指标,也可以是非财务指标,如: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应主要选用财务指标,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则大多选用非财务指标。
上述五项活动中,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成本规划在战略上对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进行指导,成本规划的变动是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竞争战略变动的结果,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则通过成本信息的流动互相联系。
关注566会计职称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内部资料等信息!
会计职称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会计职称"
初级QQ群: | 中级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