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铜价近两个月以来一直维持震荡走势,从欧美以及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全球制造业收缩已成必然,新兴市场对铜的需求也将出现放缓,铜价短期内难以走出弱势格局。
经济衰退预期抑制铜需求。首先,从国外市场来看,欧债危机仍然是悬在金融市场的头号利剑,而且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同时,评级机构频频下调欧猪五国主权评级,标普公司近日更是将包括德国在内的15个欧元区国家的评级列入负面观察。若欧盟峰会无法取得进展,欧元将面临崩溃风险。
在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及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预期下,巴西、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国家相继宣布降息,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国内方面,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为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除积压订单外的各分项指数全面回落,预示经济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从分类指数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快速下滑,反映海外经济下滑风险加大持续拖累我国的出口增长。相应的,产成品库存大幅上升,企业采取主动措施限制生产,减少原材料采购,铜等基本金属的需求明显放缓。
从2008年上一轮经济下滑来看,PMI指数跌破50%临界点后低位运行了7个月,之后才在国内外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刺激下复苏。当时主要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美国金融体系出现问题,而目前的经济走势与2008年明显的不同,在经过2008年底以来的货币量化宽松之后欧美经济体再次陷入衰退边缘,中国经济货币刺激的后遗症也显现出来。通胀快速反弹并高位运行,政府在保增长和稳物价两难情况下很难再出台类似2008年的经济刺激政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忍受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而中国对基本金属需求的拐点也恐将出现。
大宗商品价格拐点出现。今年年初以来,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相继见顶回落,而代表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从4月份见顶之后已经回落近8个月,价格拐点出现。这预示着经历10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将可能出现深幅调整。目前,在能源类商品价格支撑下,CRB指数维持在570点~610点区间震荡,但是周线技术风险依然较大,若短期内出现极端不利的经济事件,CRB指数有下破风险,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连锁反应。
从铜库存和持仓来看,9月底以来,伦铜和沪铜库存下降幅度超过15%,市场去库存化较为明显;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以来,铜非商业空头持仓首次超过多头持仓,反映全球投资基金开始不看好铜的未来走势。
因此,长期来看,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拐点的大趋势下,明年铜价震荡下行的可能性较大。而短期内,在欧债危机和宏观经济疲弱的影响下,铜价难以走出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