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发端于去年12月份的反弹主要受益于欧美变相宽松和中国货币政策松绑预期所强化的金融属性,但由于实体经济复苏相对虚拟经济和货币政策滞后,中国需求不足和库存高企都将导致商品属性渐渐占优,并带动商品展开挤泡沫式的调整。
金融属性目前占优
目前来看,金融属性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度明显更强。
首先,对比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发现,股指和商品等资产价格上涨的复苏明显强于实体经济指标回升的幅度。美国道指在2月21日盘中突破13000点,创下2008年5月20日最高记录,较去年上涨6.12%,而去年四季度美国GDP增速折合年率也不过增长了2.8%,且美国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重早在2010年突破到了117%,估计2011年可能突破200%。
其次,从长期看利率和商品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商品与货币供应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统计得出,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期货指数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为负0.74,而与美国货币供应量M2呈现高达0.87%的正相关。自去年三季度开始,美国推出扭曲操作,欧洲连续降息和LTRO操作,新兴经济体也从遏制通胀转向“保增长”而降息,再就是2月14日日本央行宣布将资产购买计划规模扩大10万亿日圆(合1,290亿美元)至65万亿日圆,这些都为金融属性影响商品增添了砝码。
再次,对冲基金蜂拥进入商品市场,大举增持净多头寸。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14日当周,多头仓位已接近5个月来的高位,对冲基金经理持有的18种美国大宗商品期货和期权净多头头寸增加了2.9%,至956313份合约。
最后,欧洲债务危机缓和,市场恐慌情绪下降,刺激商品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欧元区财长会议周二就希腊第二轮援助方案达成协议,这使投资者投机情绪大涨。事实上,进入2012年以来投资者对欧债危机的态度就更加乐观,反映市场恐慌心理的标准普尔500波动指数(VIX指数)在2月份大多数时间都处于20以下,在去年三季度欧洲债务危机肆虐之际一度攀升至40以上。
回归商品属性将致市场调整
由于实体经济复苏相对虚拟经济和货币政策滞后,中国需求不足和库存高企都将导致商品属性渐渐占优,并带动商品展开挤泡沫式的调整。
从全球经济来看,经济温和复苏势头难以改变,OECD34个成员国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速疲弱的格局并没有改变,OECD34个成员国2011年全年整体GDP增长1.8%,低于2010年的3.1%。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出口受拖累的情况下,经济增速也将保持坚实的势头,2月22日,汇丰公布中国2月份制造业PMI初值由上月的48.8升至49.7,但新出口订单继续大幅下降至47.4,创下8个月以来的新低,出口形势严峻。
从库存周期看,目前中国还处于去库存化阶段,而产出的回升和原材料库存的增加,暗示产出将扩张,但产成品库存还处于高位,暗示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振将使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中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再度攀升。例如,国内铝库存突破110万吨,橡胶的保税区库存也在100万吨以上,农产品中的大豆,其港口库存维持于650万吨以上的高位,棕榈油港口库存再创新高至94.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