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货币债券市场形势,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可能还需要五年以上时间。如何加快货币市场的产品创新、改善货币传导机制、加速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有节奏地推进货币政策改革,将成为未来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开发多重利率衍生品市场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众多细分市场,利率作为基本的价格指标,牵引着众多市场和产品的定价机制。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策略师刘立男认为,未来的货币市场改革,可以开发3个月或更长期限的货币市场产品来代替存款融资。通过将货币市场期限结构延长超过3个月期限,以及改进定期存款定价,可以实现更多的产品互补,从而营造更平滑的利率曲线。
针对目前的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国泰君安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林采宜认为,其运行机制已取得一定效果,不过还需要增加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的透明度,以便为基础货币政策的决定提供更好的基础。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马骏认为,应开发多重利率衍生品市场。从近期来看,回购利率和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互换仍然是主要的竞争性利率互换曲线,最终谁对基准货币政策利率最敏感,谁就将在竞争中胜出。此外,诸如远期利率协议和利率互换期权等其它利率互换产品市场将变得越来越活跃。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让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对冲利率风险、优化融资和采取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他预测,未来这方面的需求每年会产生大约2万亿人民币的交易额。
除了衍生品的丰富,如何开放的市场化步骤也是关键问题,浦发银行资金总部人士谈纯集认为,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很可能是“先短期后长期,先小额后大额”。他认为,基准利率作为短期利率,一般处于收益率曲线的最短端,其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也是逐渐由短端传导至中长端。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是1年以内的短期产品,起点金额较低,但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定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率市场化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实现短期、小额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未来利率市场化很有可能从这些范围进一步推广。
债券品种需进一步丰富
当前国债期货的推行正在加速,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现有的债券品种,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不断丰富的债券品种将进一步完善即期利率曲线,从而为利率市场化提供重要基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底高收益债券市场金额将占到国内信用市场的2%,2015年将逐步上升至10%-12%。此外,需要进一步丰富含期权的债券或提供利率对冲的债券,给予发行人和投资人更多的保护。
投资者结构的多元化也是债券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马骏预计,国内保险公司和中央及地方养老基金将增加在固定收入市场的投资。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将逐步取代影子银行和其它不规范的金融服务。到2015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总资产管理规模将增长到4-5万亿元人民币。今后中国将加速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步伐,而批准的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今后每年将增加200亿美元。国外进入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金额将有可能扩大到每年1000-2000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信用市场总规模将增长到15万亿元人民币。
除了债券品种的创新,如何借鉴国外的制度经验也很重要。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债券研究员认为,未来央行可能会效法美联储,逐步转向公开市场操作对短端利率进行控制,进而影响整体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和实体经济利率水平。从美国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将使得实际利率从之前的低于经济增速转而趋近经济增速。预计利率市场化将使得我国短端债券收益率,更灵敏地反映央行的操作意图以及经济、通胀和市场资金面的变化,而长端收益率由于市场主体预期的稳定,将更加趋近经济的实际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