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情回顾
连塑在11月走势呈现出一个陡峭的过山车行情。无论是上旬的大幅拉升,还是之后的急速下跌,其变化之快、坡度之陡,均令人侧目。在流动性宽松、国内通胀预期强劲的大背景下,央行在10月下旬的加息动作短期内并未对连塑在内的大宗商品走势形成压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释放压力的作用,使得连塑在短期的盘整蓄势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上冲,仅五个交易日就冲上了14280的位置,也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阶段新高。其间市场上中石油(11.45,0.07,0.62%)、中石化将“减塑增油”的传言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此轮快速冲高的行情短期内积累了大量风险,而随着年内央行第四次增加存款准备金率以及10月CPI大幅增长所带来的加息预期的进一步加强,连塑短期内的强势上涨嘎然而止,随即开始了多半个月的下滑行情。其间国务院、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表态将严控物价涨势,而各交易所也纷纷出台了以抑制投机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宏观调控的高压态势,使得连塑跌势不止。临近月末,连塑已回到11500附近。较最高点下跌了近3000点。
二、基本面分析
(一)上游原料
1、 原油
11月份,受宏观经济变化的指引,原油走势前涨后跌,向90美元关口突破失败又重新回到80美元附近。
月初美联储公布了符合市场预期的第二轮货币宽松政策,进一步拓宽了本已宽松的流动性,并使市场的通胀预期再次升温。而表现稍好的经济数据和原油库存数据也摇旗助威,原油价格随即一路小跑从80奔90而去。但随着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增速放缓之际,已经偃旗息鼓的欧债危机又借爱尔兰债务问题卷土重来,给原本阳光明媚的资本市场蒙上了一层阴云。而11月11日中国公布的10月CPI数据大幅攀升,以及中国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市场上对中国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大幅攀升,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情绪也随之蔓延,成为了压垮骆驼背的最大一颗稻草。11日当日,以原油为首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纷纷高位下跌,并在之后的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将前期涨幅基本吃掉,原油重回每桶80美元水平。进入11月下旬后,由于美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显现改善迹象,其中最新一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两年多来最低水平,10月份美国个人收入增长0.5%;路透社/密歇根大学11月底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所上升。上述数据的好转鼓舞了投资者信心;而随着原油向80美元关口的回落,原油期货上的CFTC净多头持仓也大幅增加,并创出历史新高。原油跌势被有效遏制,并快速反弹至83美元/桶附近。
目前原油需求已进入冬季取暖需求旺季。根据NOAA预测,今冬取暖油需求主要地区——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19.93,0.43,2.21%)地区要较去年寒冷6%左右,据此计算,今年取暖季取暖油需求量要比去年同比增加约30万桶/天,将给美原油需求带来支撑。而目前中国面临柴油紧缺问题,原油加工量将维持在高位,也将促进原油进口,进而带动原油的需求。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从过去的70-80美元/桶区间上升到80-90美元/桶区间,在需求面利好的情况下,短期内原油跌破80美元关口的概率不大。不过,由于目前爱尔兰债务问题带来的欧债隐忧始终是干扰原油走势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而韩朝两国近期冲突升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其后续发展形势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2、 乙烯
受原油冲高回落及下游需求低迷影响,本月乙烯价格小幅回落。
(二)国内现货
1、 石化定价
11月份,中石油、中石化的挺价姿态未能持续。月初在流动性宽松及通胀预期加温的大环境下,连塑快速拉升,与现货之间价差迅速放大。此时石化顺势大幅提价,截至11月11日,中石化华北线形挂牌涨至12300元/吨左右。之后在CPI高企、国内加息紧缩预期加大的情况下,连塑高位急速下跌,石化未能继续稳价,挂牌价格也随即不断下调。截至11月26日,中石化华北线性挂牌在11200元/吨,较月中高价下跌了1100元/吨。
2、 市场报价
本月现货市场价格跟随期价走势大起大落。月初,现货市场报价在11000元/吨上下,并在一周内快速上涨。截至11月11日,已涨至12300元/吨,与石化挂牌持平。之后受连塑快速下跌影响,现货价格也迅速滑落,至月末,重回11000元/吨下方。
(三)生产状况
由于国内石化开工正常,且经过连续扩能,10月国内PE产量大幅增加。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0月国内PE产量为98.4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81万吨,增幅为23.62%;与9月份国内PE产量相比增加9.88万吨,降幅为11.16%。1-10月累计产量为855.57万吨,较2009年增加193.64万吨,增幅为29.25%。
进入11月份后,由于部分装置有大修计划。因此预计当月产量或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