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我买的螺纹钢期货什么时候砍仓啊?已经亏一半了!”“小周,我空的豆粕快扛不住了。给分析下,什么时候见顶啊?”北京某期货公司客服中心的小周这一段忙的焦头烂额。
与小周一样,许多期民也是坐立不安。“行情太乱了。”屡次抄底屡次被套的投资者小张说,眼看着大豆、豆粕都涨破天花板了,而螺纹钢却一跌再跌。“只听说过地板下面有地下室,没想到地下室下还有十八层地狱。”他自嘲说。
即将过去的这个大宗商品之夏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各板块牛熊交织,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美国干旱引发玉米、大豆和豆粕期货一飞冲天,而焦炭和螺纹钢期货却不断创出上市以来新低。与此同时,蛰伏已久的黄金白银又强势启动了上涨行情。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揭开了这个谜底: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下降及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与重工业联系密切的钢材、焦炭等面临着去产能化的痛苦过程;另一方面,随着豆类油脂持续升温和全球央行放水预期增强,作为通胀温度计的“黄金”也自然水涨船高。他预计,只有等到9月上旬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决策明朗之后,黄金、白银涨势方可告一段落。
金银欲过万重山
8月下旬以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预期愈来愈强烈的背景下,国际黄金、白银一举打破了三个多月以来的区间震荡格局,强势突破上行,目前金价逼近170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白银则突破32美元/盎司。业内人士相信,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实物消费量的提升有望为贵金属涨势添砖加瓦,年内不排除重返高位的可能性。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农产品涨价加剧了通胀预期,也是提振黄金走势的动因之一。从表现看,6月份玉米、大豆期货上涨,黄金、白银则于8月份启动涨势。
相比黄金,白银可能更值得关注。实际上,今年以来,投资者大多对白银采取回避态度。因为去年银价的剧烈波动曾令他们蒙受损失。2011年4月,银价创下30年最高水平,随后在两周内却暴跌了近35%。
不过,过去三周来国际银价涨幅达15.8%,周一站上32.20美元/盎司的高位。而同期金价涨幅仅5.2%。有分析认为,自8月中旬以来,就这两种贵金属的价格比率而言,银价相对金价上涨了9%,这是今年初以来银价涨幅首次超过金价。
但叶燕武认为,黄金既是通胀温度计,也标示着全球流动性的水位,贵金属启动涨势,实际上对全球央行政策的一种自发反应。待9月上旬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政策措施基本明朗之后,黄金、白银涨势可能告一段落。
宽松货币政策渐获青睐
有分析认为,随着各国经济增速的回落,通货膨胀水平回到可控水平,政策当局纷纷转向于宽松货币政策,以期刺激经济增长。中信建投期货公司研究员朱遂科介绍,自4月份以来,发达国家如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都采取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巴西等,通胀形势可控,也放松了货币政策。宽松货币政策重新成为世界货币政策的主流。
首先是QE3预期意外升温。更多的美联储官员似乎认为,推出新一轮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的好处超过潜在成本,这将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而8月底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的改革进程过于缓慢,美联储将在必要时提供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他指出,非传统政策的成本似乎可控,若经济条件允许,不应排除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可能。
其次,欧央行重启购债如箭在弦,渐行渐近。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的高位,高居不下,西班牙申请1000亿欧元银行业救助资金,仍未缓解市场担忧情绪,已经被逼到寻求救助的边缘。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吉抛出重启购债计划,以控制债务国收益率。多位央行委员表态支持,甚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达了对德拉吉竭力救市的支持。
焦炭钢铁夏季“过冬”
自6月初至今,焦炭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超过20%,螺纹钢期货跌幅也达到20%左右。有分析认为,“煤-焦-钢”产业链孱弱格局未改,并引发需求不济、成交量清淡、现货市场持续疲软。特别是7月以来,下游终端需求日趋低迷,“淡季效应”显现,整个产业消费几乎陷入冰点。
昨日,焦炭期货低开低走,尾盘跌停于1333元/吨的历史新低。螺纹钢期货也延续前期弱势格局,跳空低开,再创上市以来新低3276元/吨。
“钢铁业陷入深渊不能自拔,对焦化厂的打压力度不减。”宝城期货研究员何晔玮说,进口矿、钢坯以及焦炭等原料价格持续走低,钢厂减产力度远未达到逆转供需关系的程度,下游需求低迷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行业供需矛盾突出,市场心态普遍悲观。螺纹钢弱势格局持续拖累,煤市钢市共同压迫,导致焦炭延续弱势下跌走势。
她认为,目前焦炭期货贴水明显,市场信心支离破碎。随着焦炭现货市场的跟跌风险一再累积,钢厂逐步限产保价,焦化行业的减产空间有限等因素陆续浮出水面,使得焦炭价格言底尚早。
金信期货分析师何新城认为,由于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不高,而钢铁下游需求不济,在钢厂限产保价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在期货市场上加大套保力度是钢厂不多的选择之一。只有螺纹钢期现价差较大或者估算毛利大幅回归使得钢厂套保空间消失,钢材底部才能真正到来。
豆粕晋升“双料王”
火爆行情造就豆粕成为期货市场的新一代天王,目前其成交量和持仓量均占到全国总量的30%左右。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8月份豆粕期货成交54,016,131手,较去年同期增长897.97%,占当月全国成交总量的30.92%;截至8月31日的持仓总量为1,833,068手,占全国持仓总量的29.05%。
市场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南北美干旱减产带动豆粕期货量价齐升,特别是6月以来,美国旷日持久的干旱天气,推动国内外的豆粕成交量、持仓量和期货价格屡创新高。7月份豆粕品种成交量、成交额分别占整个市场的38.77%和15%,成为期货市场成交规模最大的品种,8月份成交量、成交额虽然环比下降皆逾20%,但仍是国内期货市场最活跃的品种。
周二国际国内大豆和豆粕期货均再度刷新历史纪录。截至9月4日北京时间19:00,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电子盘中近月大豆期货合约上涨1.7%至1786美分/蒲式耳;交投最活跃的11月大豆合约上涨1.6%至1779.4美分/蒲式耳;豆粕期货主力12月合约上涨1.31%至540.8美元/短吨。
而在已经收盘的国内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类亦高开高走,再创新高。大豆1305合约涨1.43%至5046元/吨,豆粕1301合约涨1.23%至4366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