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期货上市具有战略意义
作为农产品期货中又一重要新成员,早籼稻期货的上市意义重大。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这样一个大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贡献,而我国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籼米为口粮的。早籼稻期货的上市对合理指导农民粮食种植结构,规避粮价波动风险,实施订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有利于市场形成合理价格,指导农业生产,改善产业链结构。早籼稻是我国南方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之一。南方水稻产区涉及13个省份近四亿农民,早籼稻既是他们的重要口粮,也是主要的经济之一。早籼稻的种植成本较之其他作物相对较低, 产量比较稳定, 卫生品质较好,自然风险相对较小。因此, 早籼稻对于稳定增加稻农收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江西为例,早籼稻产区的农民人平均年收入在500元以上。
但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供需变化,农民种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早籼稻期货上市后,农户可以通过参考期市价格,掌握手中存粮合适的销售时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期市价格为来年的种植提供参考,从而增加稳定收益。
我国当前粮食生产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粮食企业为依托,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手段,通过实行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这种经营模式仍然有不完善之处,对于作为粮食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稻谷产业而言,要想提高抵抗价格和政策风险的能力,就需要引入稻谷期货交易,增加和完善生产者、贸易商和下游加工商的经营途径。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米加工企业7698个,年生产能力14666万吨,稻谷收购企业如粮食储备库通常都有自己的大米加工厂,稻谷的套期保值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将期货工具引入稻谷市场后,粮食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了解远期价格信息,可以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卖期保值,这样就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规避价格风险;加工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空间计算出销售价格,并在期货市场价格合适时卖出合约。
总之,积极发展早籼稻期货市场对于引导农民种粮,卖粮,促进农民增收,帮助粮食企业规避价格风险,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过去近30年中,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常年保持2900万至3300万公顷,占我国粮食总种植面积的约30%。我国稻谷年产量在1.8亿—2亿吨之间,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占谷物总产量的45%左右,占商品粮的50%左右。全国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稻谷以籼稻为主,2007年早籼稻和中晚籼稻产量共计1.3249亿吨,占稻谷产量的71%。2006-2008年,我国早籼稻产量分别为3,187万吨、3,152万吨和3,158万吨。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储备品种,尤其是早籼稻,由于它具有易于储藏、价格较低的优点,成为主产区稻谷储备的主要品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稻谷库存中有50%是早籼稻库存。
早籼稻作为重要的粮食储备品种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就当前的粮食生产能力来看,早籼稻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其它品种尚难补充或替代。江西、湖南等稻区具有提高早籼稻复种指数的潜力,如安排得当,我国粮食产量会有较大的提高。而早籼稻期货的上市将有利于减缓价格波动对粮价的不利影响,从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有利于争夺粮食定价权。目前国内三大粮食品种中,除稻谷外,小麦和玉米均已有相关期货合约上市。此次早籼稻期货上市,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农产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较早就推出了小麦和玉米等粮食品种期货,但是在定价权方面,面对着美国等拥有广泛而成熟市场、充分国际化的竞争对手,我国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下风。但在稻谷期货上我国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稻谷的主要消费区域在亚洲东部,我国是最大的消费国;同时,我国也是稻谷最大的生产国。主要出口国泰国由于各种原因,缺乏定价能力,基本上处于“跟随”状态。而稻谷在美国农产品中属于小品种,产量不足1000万吨,占比全球产量不足2%,在全球稻谷定价方面的影响力非常小。稻谷期货在中国的上市和发展,对于我国立足东亚、成为世界粮食定价中心之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