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春节过后,农产品的价格就一直高位运行,12元一斤的绿豆,8元一斤的大蒜,7元一斤的蒜薹……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品种加入到“疯涨大军”,大大增加了市民菜篮子的负担。
在刚刚过去的两周,尽管蔬菜价格连续下降,但省会市民仍感觉今年农产品较往年要贵得多。人们更为关心的是,接下来农产品价格走势如何?将来还会出现人为操纵其他农产品价格的现象吗?
[回顾]今年菜价波动最大
这几天,省会赵大妈明显感觉到,菜价开始回落了,西红柿已由3元降至2.5元(每斤),大蒜也降至3元/斤。“同一种菜,今天2元,明天2.8元,后天可能就是4元。今年的菜价真是上蹿下跳,不按常理出牌。”赵大妈说。
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的李先生则表示,卖菜十几年,从没遇到过今年这样反常的天气,菜价也是历年波动最大的,“如圆白菜5月8日的批发价是1.7元/公斤,10日就是1.15元/公斤,14日是0.9元/公斤。”随后,记者从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几个蔬菜品种近期来的价格走势图中发现,价格起伏均较大。不过,近半年来涨价仍是主流,如大蒜、土豆、西红柿等都创下新高。“土豆去年批发价每公斤不到2元,今年涨到3元;今年新蒜下来后批发价刚降至6元/公斤,这一价格约为去年新蒜刚上市时的3倍以上,是去年5月同期价格的5倍以上。”桥西批发市场有关人员说。
[动态]走了大蒜,来了绿豆
“新鲜大蒜10元3斤!”菜市场上小贩的吆喝声让赵大妈心中一喜:蒜价终于降下来了,当大蒜从不到一元钱一斤涨到六七元时,家里就很少吃蒜了,这次又可以解解馋了。不过,当赵大妈想买点绿豆时,她又高兴不起来了,“绿豆12元一斤,黑豆也在10元以上。走了大蒜,又来了绿豆,这暴涨明星一个接一个,看来总有吃不起的东西。”赵大妈苦笑道。
根据省会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监测,4月份大涨的陈蒜价格有所回落,已由4月底的11.4元/公斤~12元/公斤降到现在的8.6元/公斤。“新蒜上市老蒜价格就下降这是一种必然,随着新蒜大量上市,陈蒜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下降。”省会桥西蔬菜批发市场有关人员说。但大蒜退烧的同时,疯狂的绿豆开始“登台”,从5月初开始由13元涨至15元,之后一直稳定在现在的19.2元/公斤。
[说法]自然灾害、游资炒作相继出炉
疯狂的农产品价格令人困惑。于是,大家纷纷挖掘农产品价格波动背后的动因,自然灾害说、游资囤货炒作说等版本相继出炉。
农产品为什么涨价?简单看是供小于求。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一个说法就是自然灾害,西南干旱、天气反常等气候原因造成蔬菜、杂粮产量下降,进而带动价格提高。但有关专家表示,大蒜等农产品翻倍涨价,已经不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市场上的大蒜并不是奇货可居,还是相对稳定的。价格居高不下,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涨价合谋”。从“包地”到大量收购,游资无处不在。他们用大量的资本从原产地进行收购,然后统一抬高价格集中销售,这自然就导致了市场价格的上扬。
[疑问]接下来农产品 价格走势如何?
接下来菜价走势如何?将来还会出现人为操纵其他农产品价格的现象吗?“近期菜价回落是否只是短期现象目前还不好确定,但随着天气转暖,本地菜上市,菜价下跌是必然的。但长期来看,菜价上涨将会成为一种趋势。”桥西蔬菜批发市场有关人员说。
业内人士表示,与大宗农产品相比,小品种农产品产量不大,大资金很容易垄断市场,推高价格;其二产地相对比较集中,容易控制收购;其三耐储藏,不易腐烂;其四价格波动比较大,但与国际价格水平相比仍旧偏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央政府对这些小宗农产品没有有效的价格干预手段。这也是大蒜、绿豆等被炒作的原因所在。
对此,国家发改委已表示,将继续加强价格异常波动相关商品的监测预警,抑制个别品种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严厉打击借干旱、低温、暴雨等异常天气因素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等。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对农产品价格的监控形成长效机制,防止再出现这种暴涨现象。但愿,疯涨的农产品已经涨到头了。
相关推荐:2010年期货从业重点概念:股指期货基础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