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库存未至低点,价格却为何连创新高?这一不符合经济学的常识提醒我们,作为一种政治武器和战略资源,没有硝烟的国际粮食战争正无时无刻发生。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
对中国而言,粮食连续九年丰收,加上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计划和政策性储备粮拍卖“三大调控法宝”,确保了粮食安全的总体无恙。然而,随着对外进口依存度的增加,中国粮食安全应有远忧。
“应对步步逼近的国际粮食危机要选对策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信息化时代,数据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制胜的武器。我们要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市场判断能力;还要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维护粮食安全。
旱尚不至于全球供求严重失衡。”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政策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韩一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即便部分国家玉米、大豆和小麦减产幅度较大,但全球库存/消费比仍高于前几年,如小麦和大豆高于2008年,玉米高于2010年。
据国际知名的罗杰欧期货公司(RJO)统计,2012/13年度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为4.7%,高于2008/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的4.5%。结转库存为1.29亿蒲式耳,也高于历史低点——2003/2004年度的1.12亿蒲式耳。
“对世界市场具有强大信息主导权的美国,某种程度上夸大了干旱可能带来的短缺。”韩一军介绍,目前披露全球农产品供需数据的主要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美国农业部(USDA)等多家机构,但有必要注意到,USDA供求报告出台时间一般较FAO和其他国际机构要提前一个月,这大大加强了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加之今年干旱刚好发生在美国玉米、大豆主产区,USDA数据更加受市场各方高度关注,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农产品的涨势。
他说,USDA报告不仅比FAO等国际机构提前发布信息,而且月度之间预测数调整的幅度明显夸大,当然会刺激市场反应更大。例如今年7月,FAO预测世界谷物总产量仅比上月预测数减少0.95%,但同期美国农业部却调减了2.37%,而在8月USDA又率先进一步更大幅度调减了全球谷物产量预测数。
多付500亿背后的数据“猫腻”
实际上,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连美国大豆产业界的人士也比较质疑。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今年8月初正当大豆价格飙升之际,来北京参加活动的美国大豆基金会主席郭范妮莎就表示干旱并没有那么严重。她认为,按照目前美国的天气预测情况,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会比上一年度降低5%,但仍将是美豆历史上第八大丰收年。
一位曾长期在芝加哥操盘、目前就职于我国某大型油脂进出口企业的资深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USDA的任务就是保障美国农场主的利润。如果市场价格过低,为了不让美国农民亏本,为了让农业贷款有利可图,就造舆论说减产,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农产品价格涨上去。”
中国企业被“忽悠”可追溯到2003年。据介绍,当年8月,USDA以天气影响为由,将大豆库存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CBOT大豆价格一路飙升。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在恐慌心理支配下,纷纷加大采购力度。但次年的4月,USDA又“修正”了产量数据,国际基金紧跟着反手做空,大豆价格突然直线下降,跌幅近50%。巨大的价格落差一下子将众多中小企业逼向绝境,中国压榨企业每进口1吨大豆亏损就达500-600元,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大豆洗船”事件,民族大豆压榨企业也从此一蹶不振。
最近一次惨痛的教训发生在2008年。韩一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08年,因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飙升,当年我国大豆进口就多花费了500亿元人民币!
粮食安全虽无近忧但有远虑
“国际粮食危机不会全面波及到国内市场。”韩一军表示,首先,过去九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确实取得了连续丰收,主要粮食品种库存水平非常高,特别是小麦库存可以满足全国将近一年的消费。其次,相比只有3%单一关税的大豆,我国小麦、玉米和大米还有关税配额保护,国际价格很难直接传递到国内市场。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临时收储计划、政策性储备粮拍卖构成了国内粮食市场调控的‘三大法宝’。”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彭超博士说,国家对主要粮食进口的总量和节奏有相应的调控政策,因此,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能得到有效调节。
彭超建立的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显示,从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国际大豆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影响最直接,而且基本上是同幅波动,而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的传导作用相对较小,大米和小麦更小。这个结果与上述几个品种的进口情况也基本上相对应。
但中华粮网高级研究员柴宁提醒,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虽具有一定独立性,但粮食自给率已较前几年的95%以上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高达80%,对玉米、小麦等其他粮食作物的进口依存度也在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小麦进口219.35万吨,同比增长294.9%;玉米进口240.54万吨,增长6535.2%;稻谷和大米进口118.67万吨,增长226.9%。谷物产品整体进口增幅高达283%,在所有33大类产品中最为明显。
“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国内外粮价联动性进一步加强。”柴宁认为,国际粮价暴涨对国内物价以及粮食安全的挑战均不容忽视。
不能将自己的饭碗端在别人手中
有关人士表示,过去十几年才发生一次的粮食危机,随着全球极端气候越来越频发,常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供应一刻也不能放松。
“最近4年,全球粮食危机或粮价高涨就爆发了三次,分别是2008年、2011年和2012年。对此中国应高度重视,必须坚持自己的基本方针,即立足于国内生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韩一军强调,对有着13.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我们千万不能将自己的饭碗端在别人手中。
对于2004年的“大豆风波”,九三油脂集团董事长田仁礼后来总结认为,当时由于中方信息不通畅和缺乏国际贸易经验,片面听信美方公布的虚假报告,高位买进大批大豆。事实上,当时国内期货界就质疑“美国农业部和大豆协会是否提供了虚假数据误导市场”?
“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制胜的武器。”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彤说,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而数据和信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目前我国从加工、核实和发布的整体农业数据体系比较粗糙、零散,权威性和可靠性急需提高。
熟悉国际农业信息搜集的孙彤介绍,USDA每年调研费用就高达200亿美元,其中单是农业数据方面就花费15亿美元。而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每年搜集整理农业数据的支出也在30-50亿美元之间。
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的常清教授还认为,由于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信息公开、公正和透明,作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其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对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