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习者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可见,阅读是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因此在考试中,阅读的比重很大,占到40%。在大学英语考试试卷构成中,各部分的得分经过加权处理,阅读部分的得分在全文最大,这都充分体现了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这一思想。
数据统计表明,这部分成绩若低于26分,那么试卷的总成绩往往低于60分,不能通过;相反,若这部分的成绩能在36分以上,那么考生有望取得85分以上的优秀成绩。可见,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尤其要掌握阅读理解考试技术,是考试中很重要的一环。
CET-6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通常由四篇文章组成,阅读理解题一般为二十题,考试时间为三十五分钟。每篇文章长度约为350至380词左右,共计1400词左右的阅读量。从近两年的考试中看,文章篇幅长短不齐的情况普遍减少,篇幅略呈加长趋势,每篇文章都有360词左右。根据这种情况,六级考生阅读速度应达每分钟70词左右,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另外,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六级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下述能力:
①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的方法和能力
②辨别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的方法和能力
③既能理解字面的含义,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的方法和能力
④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以下我们将详尽分析阅读理解题型,并建议采取与之相对应的答题技巧。
从近年来的十几套实考试题中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题的题材广泛,内容较为丰富,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其中有十篇是围绕学校教育和大学生活方面的,另十篇是关于新兴科技成果方面的文章,这些材料都反应了当今社会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科技发展,有九篇是反映社会心理方面的,围绕健康方面的有八篇,社会学方面有五篇,音乐、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文章也有四篇,生物学方面的文章有三篇,交通安全方面的也有三篇,经济和金融方面有两篇,海洋学方面有两篇,有一篇是体育方面的,人物传记方面有一篇,还有一篇为环境方面的。
四、六级考试大纲规定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体裁多样化,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但从实际情况看,用做阅读理解的文章基本上以后两种体裁为主,即载有一定信息量的说明文和有作者观点的论说文。它们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而且比较复杂,逻辑性强,主要以抽象思维如概括、判断、推理等形式组织的。
一篇好的阅读文章多自成一体,其中的观点和论据都应与主题或中心思想密切相关,即所谓形式上的衔接性与内容上的连贯性,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有一个贯穿全文的引线,引论、本论、结论。考生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始终把握这一条主线,并且围绕主线判断细节与事实,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提问,都可迎刃而解。
议论文的目的是"说服",那么作者力图使读者同意并支持其观点,或驳斥某些观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采用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指从一般陈述开始,最后给出具体、特殊的结论,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归纳法是指从个别实例出发,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在实考中,采用演绎法推理的超过四分之三,为绝大多数,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日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辨别和分析能力,以便在解题过程中把握主线,明了作者的论证思路,从而克服忙乱和盲目心理,增强做题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说明文的目的是"告知",即告诉人们某事并对其加以解释,以便读者了解。它与议论文的根本区别在于客观、真实,重细节描述,轻抽象评论。它的语言多采用客观性词语,较少使用主观判断词汇,如表示个人善恶的形容词、副词。因此,这类文章对考生来说,相对容易理解和解答。说明文结构特征和方法与议论文有相似之处,也常采用演绎和归纳法,但与后者相比,说明文中归纳法的使用相对较多些。
说明文的题材多为科普文章,难度适中,那些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如果超出大纲词汇表,都给出汉语释义。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占有首要地位,因此有关美国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特点在试题中也有较多的反映。
阅读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阅读理解题,阅读技巧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首先就要对选择题的类型有所了解。从目前阅读理解题型看,相对比较固定,并日趋程式化。